
汨罗融媒体讯(通讯员 邵硕)面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,白水镇按照“党群同心抗旱减灾保丰收”的思路,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田间地头,投身抗旱减灾第一线,摸排旱情、调水保供、修缮水利……为多块农田送去“及时雨”,让千亩稻田重焕新颜。
白水镇辖区内多为“死水”,水源用一分少一分。为打好抗旱减灾持久战,8月上旬党员干部清理渠道30余公里,维修渠道40余处,确保水源运输通畅,最大程度减少水源浪费。同时,采取党员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制,实行骨干山塘水库“一把锄头”放水,实施轮灌制度,及时关注辖区旱情情况,集中放水。每天保持至少3名党员常驻在放水点,随时根据农田受旱情况分配水量,消除争水纠纷,确保不发生大面积干旱。
在节约用水的基础上,白水镇对全镇范围内机埠进行检修,对发现的线路老化、抽水表计用电,闸阀损坏、管道破损、沟渠堵塞等影响正常输水的问题,及时组织人员检修、更换、疏通,全面排除故障,打通水源运输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大塘村村民龙令明望着源源不断的灌溉水露出开心的笑容:“田里的每根苗都是我们农民的希望,之前看着快干裂的地,每天都在祈求老天下雨,现在再也不用等天下雨,沟渠打通后,水直接到地头,为我们解决了很大的麻烦。”
在抗旱一线中,白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雨发现有很多小块农田远离渠道、水源,灌溉存在很大的问题。为全力保障粮食安全,最大限度降低旱情损失,白水镇通过自购、调用、借用等方式,筹集了20余台抽水机分配到远离灌溉水源的村组,每个抽水点安排一名党员统筹抽水工作,让抽水机发挥最大作用,保障每一块农田都能被灌溉。
“我们这些田地较偏的散户,都已经做好粮食减产的准备了,幸亏党委政府及时给我们送来了这些抗旱器材,农田得到了灌溉,很大程度减少了我们的损失。”关北村村民陈建文说。
当前,旱情仍在持续,稻田仍在“喊渴”,烈日下的田间地头,一支支由党员干部、群众和志愿者组成的抗旱队伍还在高温下继续战斗。“旱情不结束,抗旱工作就不停止。”白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一审:柳勤进
二审:刘晓元
三审:张 为
责编:刘晓元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鉴往知来,跟着总书记学历史|三个维度,重温总书记讲述的抗战岁月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一卷、第二卷出版发行
和总书记面对面 | 青山常在路更长
学习新语·抗战|铁军忠魂 永不褪色
学习手记 |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——读懂“两山”理念的实践导向
看见美丽中国丨三江源20年蜕变:千湖归来 “中华水塔”焕新生
学而时习之|焦裕禄精神是一盏明灯
下载APP
分享到